历史是最好的醒酒汤2018-03-10 23:59关羽北伐,是三国鼎立后的一场少见的大战,但奇怪的是,整个蜀汉高层似乎都没有参与,这场大战变成了关羽的独角秀?公元219年,建安二十四年,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,进攻曹魏襄阳、樊城,史称“襄樊之战”又称“关羽北伐”。在关羽北伐期间,刘备、诸葛亮对于关羽北伐的态度让后世之人感到困惑,具体表现为:事前不阻止,事中不过问,事后不救援。但是在关羽死后两年,刘备却又以举国之力伐吴报仇,终至惨败。为何耶?疑团重重,刘备、诸葛亮的所思所想、所作所为,是否是一个千古疑案?
图片
(关羽从荆州南郡进攻襄阳、樊城)我们分三个小题来展开:1.关羽北伐,他想干什么?建安二十四年春(公元219年),刘备从曹操手上夺得汉中, 并派刘封、孟达占据上庸,刘备领地和实力达到了顶峰时期。对蜀汉而言,算得上吃饱喝足了,接下来应该做的事情是慢慢消化、休养生息、治理经营。可在此时,关羽却突然向曹操发难,主动挑起战事,发起北伐战争。关羽从荆州南郡出发,进攻曹操襄阳、樊城。关羽此时出兵,从各方史料记载看,应该是一个“三违行动”:第一,从荆州出兵单独北伐,是违背《隆中对》战略的(天下有变,荆、益两地同时呼应北伐)。第二,守荆州的策略是“联吴拒曹”,“拒”是拒守的意思。关羽违背此策略,改为“防吴攻曹”,主动惹事。第三,并没有得到刘备的授权,应该属于擅自出兵。问题是,关羽为何要这样做呢?可能的原因是:一,受到刘备收取汉中的鼓舞,关羽想乘胜扩大战果;二,立功心切,不想做一个老老实实的守备之将,关羽想有所建树;三,关羽对自己的军事实力有着强大的自信。2.刘备、诸葛亮在关羽北伐期间做了什么?关羽北伐的确是一个“三违行动”:违背《隆中对》,违背荆州守备策略,违背刘备授权。正因为如此,关羽在北伐前,是否有意向刘备诸葛亮隐瞒消息,导致他们来不及商量、阻止呢?查找《三国志》以及其它史料,确实没有发现关羽向刘备请示的有关记载。等刘备、诸葛亮知晓,北伐战争已经很快推进了。从219年7月开始,关羽先是围困襄阳、樊城、水淹七军,俘虏于禁3万人马,重创曹魏,威震华夏,逼迫曹操一度有迁都的打算。其后吕蒙偷袭荆州、关羽败走麦城,最后关羽父子被东吴俘杀。从威震华夏,到被俘身死,从7月到11月,关羽在短短的5个月内发生了惊天逆转。图片
(关羽水淹七军剧照)刘备、诸葛亮在这期间干了什么?什么也没干!事前由于关羽的有意隐瞒,当他们得知,战事已经推进。捷报传来,刘备诸葛亮或许在观望、期待,但噩耗也来得如此之快!在三国时代,四川的交通和通讯是很成问题的,即使两千多年后的今天,四川交通才在高铁开通后有比较大的改善。刘备诸葛亮在被动的等待中迎来了关羽全军覆没的消息!措手不及、无法应对,这就是他们当时的状况!有人说这是刘备诸葛亮故意不救,借刀杀人,真是瞎说!如果让他按照三国时的古道,从荆州到成都跑一趟,看看要多久的时间,我估计他就不会说话了。3.关羽北伐失败对蜀汉的影响关羽北伐,战争规模巨大,关羽、曹操、孙权,三方总投入的兵力达到20多万,是三足鼎立之后少见的大战,曹魏、蜀汉因此实力大损。尤其对蜀汉而言,不但损兵折将,还丢失荆州,成为三国形势的重要转折点。关羽北伐失败直接导致蜀汉与东吴十余年的同盟关系破裂,进而反目成仇,最后刘备发动了复仇之战,在夷陵之战再次惨败。刘关张的英雄时代戛然而止,丢下一个烂摊子让诸葛亮收拾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